前言:本文是作者复习高中数学选修三课本时的思考题作答,内容浅显,仅作练笔。
1 乘法
乘法运算是特定条件下加法运算的简化。乘法(Multiplication),是将相同的数加起来的快捷方式。乘法的定义是:
求n个相同数a相加的运算,表示为
n \times a = \sum_{i=1}^{n}a(1)
或者,我们可以对定义的符号进行替换,这样做的目的是表明乘法不具有顺序性,即乘法结合律:
求a个相同数b相加的运算,表示为:
a \times b = \sum_{i=1}^{a} b = b \times a(2)
式(2)的符号替换将在后文被再次提到。
2 分类加法计数原理
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可做如下定义:完成一件事有两类不同方案,在第1类方案中有m种不同的方法,在第2类方案中有n种不同的方法,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
N = m + n
种不同的方法。
例如,用一个大写英文字母或一个阿拉伯数字为教室中的座位编码,则因为大写英文字母一共有26种选择,阿拉伯数字一共有10种选择,所以总共能够编码26+10=36个座位。
3 分步乘法计数原理
分步乘法计数原理可做如下定义:完成一件事需要两个不同步骤,做第1个步骤时有m种不同的方法mi,做第2个步骤时有n种不同的方法nj,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
N = m \times n
种不同的方法。
例如,用一个大写英文字母和一个阿拉伯数字为教室的座位编码,其中字母在前,数字在后,共同组成两位编码。那么,因为大写英文字母一共有26种选择,阿拉伯数字一共有10种选择,所以总共能够编码26 × 10 = 260个座位。
4 两种计数原理的联系
对前述定义进行归纳,可以发现:在适用于分步乘法计数原理的问题中,对于每一个方法mi,都有相同数量的n个方法nj与之对应,如下图1。因此,对于每一个从mi到nj的过程,都类同于应用了一次分类加法计数原理,因为,两个步骤中的方法相互独立。而分步乘法计数的结果正是相当于每一种分类加法计数结果的合并,它简化了将不同分类加法计数结果相加的重复操作,而采用相乘的方式实现。不同的是,适用于分步乘法计数的问题规定了“步骤”,即先需要完成第1步中的某个方法mi,才能去完成第2步中的方法nj。

按照上述分析,我们可以发现,这一“合并”动作与乘法运算不谋而合。方法mi的个数即是公式(2)中的a,方法nj的个数即是公式(2)中的b,则为了统计完成这一件事的两个步骤可以有多少种不同的方案,我们计算:
a \times b = N